微机原理 one-门电路以及基础
微机原理
第一章
门电路
与运算
计算机指令的“AND”(与门),特点是只有A与B都是“1”,输出端Y才会输出‘’1‘’,其他情况输出端Y均输出‘’0‘’。(全1出1,有0出0)
门电路的输入端可以有多个,一般为双数形式存在。 当有多个输入端为1时,可以用与门,保证唯一性。
或运算
计算机指令的“or”(或门),特点是A与B都是“0”,输出端Y才会输出“0”,其他情况输出端Y均输出“1”。(全0出0,有1出1)
非运算
计算机指令的“not”(非门),特点是将输入的内容取反后输出,即若A为‘’0‘’则Y输出为“1”,若A为‘’1‘’则Y输出为‘’0‘’。
输出端的小圆圈就代表着取反
异或电路
异或电路的运算是A与B的输入相同时Y输出是‘’0‘’,不相同的Y输出为‘’1‘’。
BCD码和ASCII码
BCD
ASCII
0-9:30H—39H A-Z:41H—5AH a-z:61H—7AH
机器数与真值
原码 反码 补码
无笔记
计算机基础
现在机器均为冯·诺依曼型,主要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即:运算器(算术与逻辑运算单元ALU),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I/O)。
内存单元的地址和内容:每个单元都对应一个地址,以实现对单元内容的寻址。(下图为读写操作)
基本工作原理
- 编制程序,并分配计算程序及数据在存储器中的存储地址。
- 用输入设备将计算程序和原始数据输入到存储器指定地址的存储单元中。
- 从计算程序的首地址启动计算机工作,在CPU的控制下完成下列操作:
指令的逐条执行可归结为: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之间的关系
微处理器只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由算术逻辑部件(ALU),累加器和通用寄存器组,程序计数器,时序和控制逻辑部件,内部总线等组成。微处理器不能构成独立工作的系统,也不能独立执行程序。 微型计算机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系统总线组成,具有计算功能,能独立执行程序,但不能显示或输出,仍不能正常工作。 以微型计算机为主题,配上外部输入/输出设备及系统软件就构成了微型计算机系统,可以正常工作。
微机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位、字节、字(详细自行百度,不做笔记)
机器字长—是指计算机内部ALU(寄存器的最大长度)能够一次同时处理的二进制的位数。 字长越长,运算精度越高。通常字长都是字节(8位二进制数)的整数倍,如32位、64位。
主频—计算机的时钟频率,主频越高,反应速度越快。 主频的频率=周期的倒数|主频的单位是MHz(兆赫)。
内存容量—以字节为计量单位
流水线技术
计算机中的流水线是把一个重复的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字过程,每个字过程与其他字过程并行进行。 从本质上讲,流水线技术是一种时间并行技术。
例题:8086采用了____技术增强了效率
符号相关问题
计算机内部存储单元数的正负是由人决定的
认为存储单元数为补码,那它就是一个有符号数。 认为存储单元数为普通二进制数,则它是一个无符号数(十进制)。
字母开头的十六进制数需在前补0(如0ABH),字母前的0是无意义的。
真题
-1的二进制为10000001,补码为FFH -100十六进制为100/16=6···4=-64H 87H=80H+7,80H二进制为10000000,所以80H=-128,因为1既代表符号,也代表数值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