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 f5-统一编址和独立编址
微机原理
第五章
统一编址与独立编址(**)
##讲了2次,标为重点。##
给一个单元赋一个地址的过程就叫编址。
统一编址
内存和外设都有地址,但是外设会多一些例如状态,控制等属性。
某个CPU地址线16条,那么寻址空间就是64K。它的内存和外设共用一个寻址空间,(在地址上是连续的)除地址不一样外,其余的都一样,这就叫统一编址。
外设的寻址空间是从内存中的寻址空间分出来的,统一编址实际上就是把外设当成内存。
当使用统一编址时,访问外设和访问存储器的形式,除地址外是一样的。
统一编址的优缺点
统一编址的优点:
- I/O端口因为和内存共用一个空间,所以数目几乎不受限制。
- 访问时只看地址就能区分出是I/O或者内存,所以数据处理能力强。
- CPU可以省略M/IO非。
统一编址的缺点:
- I/O操作不清晰,因为内存和I/O共用一个空间。
- I/O端口占用了一部分内存空间。
- 内存的地址位数较多。
独立编址
独立编址的I/O和存储器的编址分开设置,互不影响。
8086是独立编址的证明:
- 8086访问存储需要20条地址线,访问I/O需要16条地址线。(分别为1MB和64KB)
- 8086有M/IO非引脚来区分,为1时访问的是存储,为0时访问的是外设。
- 8086有IN/OUT专用指令。
独立编址的优缺点
独立编址的优点:
- 不占用内存空间。
- 使用I/O指令,程序清晰。
- 译码电路比较简单。
独立编址的缺点:
只能用专门的I/O指令,也就是IN/OUT,访问端口的方法不如访问存储器的方法多。
例如:MOV AL,[SI]或者[2000H]或者[BX](实际上有专门的指令更好一点)。
线路复杂,成本增加。